欢迎光临半岛平台登录官网网址 !今天是
[课题研究]“少教多学”理论文章摘编

发布时间:2013/5/22 10:50:34 作者:岳园园 浏览量:1956次

【述 评】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少教多学”的思想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追本溯源,自古有之。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有过非常明确的阐述,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此外,《学记》中也曾有过这方面的阐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两段有关教育的论述,都明确提出了“少教”,皆认为教师的任务是“道”、”强”、“开”,切不可“牵”、”抑”,尤其不能事事都“达”。分析其主旨,就是教育我们,在教学中,老师应该起到其应该起的作用,即“道”、”强”、“开”,而不是事事都替学生想到了,相反,应该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与自己学习中不断总结学习经验,直至悟“道”,这才算是成功的教育。教育发展到近现代,”少教多学”思想得到了人们更为深刻的认识。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智力的积极性”、“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的观点再清楚不过,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思考进而发现真理的乐趣,而应该引导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扬主动性积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此思想也给出自己的观点:“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是为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的观点,与今天我们所追求的通过教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继而达到不教而教的观点几乎完全相同。

现代的“少教多学”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研究较早,上世纪四十年代初,Richard Livingstone爵士提出,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的求知欲与学习能力是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而不应该是教师教授的知识量。这种思想其实与后来的深度学习一脉相承,也为今天我们的“少教多学”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探究教学的倡导者施瓦步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提出“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同时期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提出在教学中采用“探索——发现”式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时能够象科学家那样探索知识,摒弃一直以来那种学生完全由教师进行灌输的教学方法。这种体现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素质,这种提法,也与今天我们的“少教多学”教育思想有着本质的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及受训。这应成为一条原则。”

新加坡是“少教多学”理念执行比较好的国家,为解决李光耀内阁倡导儒家伦理教育带来的弊端,新加坡政府于2004年明确提出“少教多学”的理念,从最初的三十所学校,到后来全民性的教育改革,“少教多学”在新加坡教育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少教多学”的改革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例如:圣婴女校(大巴窑)通过分组的方法让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从而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华民小学通过开展“交流母语”项目,让学生学习不同种族的语言,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交流,以此来增进民族之间的理解和交融;中正中学重视向学生介绍前沿科技,让学生不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落伍,同时努力以一种贴近生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蒙福小学组织学生通过旧物义卖为动物保护协会捐款,通过了解动物保护协会、与动物交朋友、设计标语、组织安排义卖活动等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等等。“少教多学”注重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更少地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终身技能的培养。它重视学生思维、态度、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力图通过创新并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塑造学生性格。“少教多学”触摸到了教育的核心——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而这正是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最本质的初衷。教育的意义由此而生。

目前,国内关于探讨“少教多学”的学术论文已经多达十余篇,其中王海平发表在《世界之窗》2010年第9期的《新加坡倡导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国内学术刊物对新加坡实施“少教多学”的介绍,他在文中对这种教育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地介绍,;陈曦的《“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 》发表于2008年8月《外国中小学教育》、寇平平《论“少教多学”》以及 汪惠迪于2007年9月发表在《现代教育论丛》上的《少教多学和生本教育 》都对新加坡实施的“少教多学” 的实施背景、实施方法、实施效果以及新加坡的教育、政治、地理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解析。既对新加坡“少教多学的“根”进行了挖掘,也对它所开出来的“枝”“叶”进行肯定,对于在中国实施的教育改革展现出美好的憧憬和十足的信心;张小菊的《新加坡“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启示》发表在2008年8月《中国成人教育》上,她把新加坡“少教多学”的经验借鉴到中国的成人教育之中;于红霞、何志波 于2007年9月在《现代教育论丛》上发表《素质教育改革:从量到质的转变—谈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改革》不仅对“少教多学”的教育手法大加肯定,还把它的出现看作是中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所发生的质的飞跃。

汪惠迪(2007)认为,生本教育就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方式,其中“少教多学”与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等几项内容,正是生本教育的重要做法。

陈曦(2008)提出,新加坡的“少教多学”教育革命,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儒家教育的缺点,新加坡的”少教多学”行动,应该说是成功地,改变了学生一直以来被动跟着老师转的学习习惯。

张小菊(2008)在对新加坡的“少教多学”教育政策后指出,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发挥潜能的空间,也给教师的创意教学提供了可能,对中国的教育很有借鉴意义。

施铁军,王仁甫(2008)提出,我们的课堂教学之所以陷入“教师多教学生少学”的困境,主要在于我们的课程安排与课堂习惯中,绝少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只是将学生视为课堂知识的接受对象。因此,要改变这种情况,核心的做法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肖开选,范斌,周艺娟(2008)指出,智慧不是靠教的,而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悟出来的。因此,多教无益,更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学。他们在研究中进一步提出了实施“少教多学”的四个策略:一是利用丰富而合适的知识内容作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三是搭建教学支架,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四是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李东生(2009)指出,“少教多学”的提出,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其重点是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摒弃简单灌输知识的做法,转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去。“少教多学”理念,是顺应时代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对个人创新能力的要求。

于红霞、何志波(2010)也就新加坡的“少教多学”教育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新加坡教育从生存导向、效益导向走来,成功地转变成以能力为导向,“少教多学”的教育对新加坡教育的质量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海平(2010)指出,“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尝试将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方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方式转变,将以前重视教学内容的数量向重视教学内容的质量改变,其主要途径有教学法、学习环境氛围、学习体验、评价与学习内容等五个方面。

管亚明(2010)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继而真正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产生主动要学的想法。

纵观国内的学术研究,大家对“少学多教”普遍持支持态度并且对它的实施前景也表示乐观。但是,在对新加坡实施情况的具析之后,如何将此与中国的具体教育情况进行结合,仍然有待于我们进行理论和实践双向的探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对理论修改。

除了在理论上进行积极地探索,近年来我国部分学校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探索,:

1.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验

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分以下五个环节:一是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二是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三是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学困生优先);四是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五是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2.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的“教学案合一”实验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讲学稿”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讲学稿”这个载体合二为一。“讲学稿”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它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讲学稿”中都有表述。除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外,讲学稿还是学生的练习册。东庐中学的教师除了“讲学稿”上的题目外,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对每份“讲学稿”,教师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此外,学校对学生的成绩考评也紧紧围绕“讲学稿”。教师通常从“讲学稿”上选择题目,引导学生利用“讲学稿”进行复习,达到“学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学生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和装订,就成为很好的复习资料。

3.山东省荏平县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实验

其核心是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他们实行“10+35”的课堂教学模式,各班教室内三面设有黑板,提供更大的空间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做一方面迫使教师把本来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可以及时交流分享,及时反馈矫正;更重要的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在心理上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兵教兵互帮互教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习惯。

以上三所学校的改革都是整体推进、持续进行的。三所学校都曾是农村薄弱初中,他们的改革始于新课程改革之前,但是一方面他们的改革体现了新课程的方向,另一方面新课程也为他们的改革提供了平台和机遇,所以他们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排头兵,每天都在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和学习者,为我国更好、更全面地实施新课改、贯彻“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相信这样积极地探索必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吹来一阵春风!

从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少教多学”是在大家看到传统教育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弊端后,结合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提出的。研究学者认为”少教多学”是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力措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改进与成材。

【研究论文】

少教多学的启动与落实——新加坡的经验

新加坡教育部学校司副司长  颜振发

尊敬的佴会长、陆局长,各位教育专家以及在座的各位校长:

    上午好!

    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到无锡和各位教育界的朋友切磋、交流。无锡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都市,同时也是文化和教育的重镇。无锡之行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学习观摩的机会。我衷心地希望我们这次交流活动能碰撞出更多火花和激情,为新中教育格局开创新局面。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课题是《少教多学的启动与落实——新加坡的经验》。在讨论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之前,先让我为大家介绍新加坡教育发展的背景和历程。

    自独立以来,新加坡政府就阐明国家的教育体制与发展必须配合政治、社会、经济的需要。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人力资源成为国家生存的唯一条件。而教育年轻一代,提升其整体素质则成为国家成功与否的最大关键。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持续改变,为了确保年轻一代的学习能尽力地配合改变的步伐,新加坡教育体系也必须改变。整体而言,新加坡教育制度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生存导向阶段,从1959年新加坡自治的时期至1978年。这个时段的新加坡是在挣扎求存的时候,教育重点在普及教育、公益教育、双语教育,为的是塑造社会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

    第二个阶段:效益导向阶段,从1979年到1996年。这个时期的教育是在减少教育浪费,提高教育体系的效益。例如让学生根据能力分班,为群体量身制作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在这个时期,我们也努力拓展大专教育,强调提高基础教育的素质,设立了自主学校和自治学校。

    第三个阶段:能力导向阶段,从1997年至今。1997年,现任国务资政吴作栋先生在第七届国际思维大会上演讲时,勾勒出了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的教育愿景。思维型学校是此愿景的核心,学校必须把未来一代培养成为思维型的国民。 配合这个愿景我们转向以能力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教育部定下了五个发展方向:一是使教育更多元化;二是创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三是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团队;四是追求卓越行政;五是发展高素质的高等教育。

    2003年,为了鼓励学生以好学的眼光去看待新事物,改变思维模式,教育部在各所学校推行了创新与企业精神,使学生增强学习生活技巧,培养坚韧的个性,有勇气面对挑战、回馈社会。2004年,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演讲时强调了教育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变化。他提到,我们要少教一点,让孩子要学多一点。”“成绩不是生命的唯一大事。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到很多别的生活上的事物。同年,前教育部长尚达曼先生在教育部工作规划研讨会上,对此要点进行了诠释。他说,我们正从以数量为中心向以质量为中心的转变2005年,教育部正式推介了少教多学的倡议,成立了少教多学委员会。尚达曼先生也提到,少教多学是呼吁教育工作者让学生投入学习之中,为他们的将来做好准备,并非为了测验与考试,质量是少教多学的核心精神。这是指老师与学生产生互动,目的在于开启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思维投入学习之中。教育部所倡导的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是尝试将教学传统上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转换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供更具弹性的发挥空间,并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今日的学生,是明日的栋梁。哈佛大学的学者大卫?帕金斯指出:“21世纪的教育是未知的教育,因为知识在膨胀,这个世界呈现出太多未知的东西,我们必须要学会应付。因此,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学习,能让他们从学习中建构知识,拥有21世纪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使他们拥有学习的热忱,不断的求进步,以更新独立思考,掌握沟通的技巧,能应对人生的考验。

为了落实少教多学的方针,教育部开展了一系列的计划与措施,给予学校管理层和教师支持。第一:由下而上的策划,由上而下的支持。教育部对于由下而上的提议、策划给予支持。同时,要求学校领导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专业交流,反思课堂教学。教育部也提供了培训的机会,让老师们在课程设计、教学法和测试模式方面获得提升。二是鼓励开发校本课程。实质的改革是从测试开始的。为了更好的照顾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教育部在2005年实行了10%20%的课程删减,以便学校利用这个留白空间根据学生的需要、配合学习能力,制定特有的校本课程。从2006年开始,一些先锋学校迈开脚步,开始了少教多学的探索之旅,开展各自的校本课程。2006年参与学校为29所,2007年有24所,这些学校从雏形到渐趋成熟,成为少教多学的原型学校, 让后来者借鉴其经验。三是少教多学启动计划配套。有了原型学校的经验。从2008年开始为期三年,再度根据学校的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协助,制定更灵活的课程。每年将有约100所学校因采用最符合各自情况的创新校本课程而获得少教多学启动计划配套(TLLM Ignite),学校每制定出一项获教育部认定的创新校本课程,就能获得一笔15000元资金,来推展落实校本课程。学校也能提名一名教师成为活跃研究教师” Research Activist)参加培训课程,学习研究方法,以便能够有系统地分析学校新课程与教学法的成效。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成果的分析,以数据为依据,优化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以教学带领研究,以研究指导教学的精神。四是投入型学习框架。校领导与教师在设计校本课程进行教学时,必须要学生为本,才不会偏离少教多学的精神,出现花架子、假繁荣的景象。为了让教育工作者有所依循,教育部在2006年开发了投入型学习框架“PETALS”

   “PETALS”是投入型学习框架五个维度首个字母的缩写。五个维度分别是:一、教学法(Pedagogy)。教师在选择教学法时,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需求、学习风格,设计适当并配合学生能力的学习活动,才能获得学习成效。教学法有探索性的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差异教学等。二、学习体验(Experience of Learning)。学习体验在于让学生能在思维上投入,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或吸收。因此,教师设计的活动所提供的体验必须能激发学生深入及有意义的思考,提升学生对事物相互联系的概念,以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如:设置更高层次的思维问题,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为思维的工具。在科室里成立学习中心,鼓励学生寻找学习资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等等。三、学习环境的氛围(Tone of Environment)。教师营造使学生感到安全、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出错;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调动学习情绪,以达到学习成效。例如:设置班规与预期的目标,利用技巧的发问提供思维,利用等待的时间让学生回答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难以澄清迷惑,利用激励性的课堂语言等等。四、评价(Assessment)。教学评价必须是教与学一致的,并且是持续性的。因此进行促进学习性的评价,提供定期的建设性的反馈将有效支持学生的学习。真实性评价、多元化评价活动走入课堂之后,让学生有选择不同评价任务的机会。例如:专题作业、学习档案、课堂报告、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小组专题作业、反思日记等等。五、教学内容(Learning Content)。教学内容的真实性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知识与内容,并应用来解决现实的问题。当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产生相关联性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更深入地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五个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在行为上、情感上、思维上都能积极投入,体现少教多学的实质与精神。教育部也设计了投入度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问卷与教师问卷。这套问卷有中英两个版本。少教多学模式学校启动计划下的学校利用这个问卷来检查与测量学生的投入度与教师的教学效果,使课程评价成为有价值的活动,让少教多学的精神与价值能取向一致。
    展望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创新校本课程的升华,提升教与学的效益。我们将对学校提供更多的资源补助,同时我们也将重点发展传扬具新加坡特色的教学模式。唯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教育能够紧密地配合社会大环境改变的步伐,保证我们年轻一代的未来,进而保证国家的未来。

    今天我想分享的就到此告一段落,接下来,新加坡特级教师和校长将会和大家分享他们在少教多学旅途上的经验。最后,让我对新中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说两句话。古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地广人多,人才济济,教育界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新加坡学习借鉴。近年来,中国也在课程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在教学法方面不断地创新。我们希望这次的交流只是一个开始,新中两地的教育工作者也能在此次的交流与探讨课题中,开拓新的空间与视野,进一步建立合作关系,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与课题。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我衷心希望新加坡和无锡教育界能保持密切联系,常来常往,共谱教育新篇章,也衷心地祝福新中两国友谊地久天长。谢谢。

“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

   

一、背景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执政期间倡行儒家文化,大力推行以儒家传统为核心的东亚教育模式。新加坡教育部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编写了一套《儒家伦理》的教材,并于1985年在国内各校全面施行,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儒家伦理编撰成课本,并在学校里作为道德科目进行教授的国家。儒家伦理教育的实施,确实带来多方面的显著成效,它使人们更加谦和通达、重视家庭、注重学习、以礼待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不可避免地显示出来。在新加坡,优秀的人才几乎都进了政府,身体力行了孔夫子“学而优则仕”的理论,可安逸稳定的工作也使这些高材生逐渐丧失了冒险精神。对于一个面积狭小,资源都要从国外进口的国家来说,长此以往,其国际竞争力必将逐步丧失。与此同时,私有企业招募不到优秀的人才,其企业生产力和创造力也必将逐渐降低。另一方面,新加坡的教育现代化具有“压缩式”的特征,即“压缩的现代化”。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两三个世纪才得以实现的教育现代化,新加坡用短短的几十年便得以完成。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应试”的目的性很强。学生在拼命学习的同时,忽视了身心、创造性等的全面发展,严重者甚至沦为学习机器。

在竞争高度激烈的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都无法逃脱“优胜劣汰”的筛选规则。仅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是只会机械学习、缺乏创造力根本不可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二十世纪末,新加坡政府认识到教育危机的严重性,逐步颁布了一些新政策,力图培养新时代的新加坡公民,开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二、TSLN和TLLM的提出

1997年,新加坡教育部提出要建立“思考的学校学习的民族”(Thinking School,LearningNation,TSLN) 。该项计划强调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使每一位新加坡公民能够始终具备应对未来职场挑战的能力。它旨在将新加坡的教育质量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使新加坡成为卓越教育的中心。这项计划为新加坡提出了一个教育发展的新视角。之后,新加坡教育部又于2003年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而此举正是针对当代社会时弊而为。

2004年国庆大会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革命性地提出要求全国教师教得少一点,以便使学生能够学得多一点,即“少教多学”(Teach Less,Learn More,TLLM)。“少教多学”并非是让教师投入得更少,而是要求教师教得更好,它强调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的数量到教与学的质量的转移。教师要精选课题、缩减冗余,进而更加深入地剖析每一个课题,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与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构建一个扎实稳定的知识基础。任何人都不可能一下掌握所有的知识。但是,只要具备了理论基础和知识建构的能力,每一个人都能够进行个人意义上的知识再生产。相反,如果一味要求学生贪多求全,则最终必然如蜻蜓点水般只触及知识的表象。“少教多学”将重点放在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质量上,以便学生更加致力于学习,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它是在TSLN的视角上建立起了一个改进的基础,同时也是在培养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主导下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早在1941年,Sir Richard Livingstone就提出,衡量成功教育的标准不在于学校教授的知识数量,而在于学校培养的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 这里涉及到的其实就是“深度学习”的概念。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详情见Mission and Vision Statement.http://www.moe.gov.sg/corporate/mission_statement.htm#vision。 详情见Teach Less,Learn More. http://www.moe.gov.sg/bluesky/tllm.htm。 引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研究院的Guy Claxton教授在2006年11月举行的英国专长学校联合会全国会议上发表的题为《深度学习:我们能够拓展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吗》的演讲。)解决问题的学习。它鼓励学习者积极地探索、反思和创造,而不是反复记忆,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新加坡“少教多学”的教育改革,正是体现了深度学习的理论原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Seymour Papert (1998)认为,除了一项技能,其余所有的技能都会过时。而这项技能就是,当面对学校教学范围之外的情境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我们要培养的人,在其面对没有经过专门准备的情境时,要知道如何行动。 DavidMiliband(2003)也指出,21世纪,教育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要学会在为终身的改变做准备中学习。毫无疑问,他们对深度学习的相关阐述,正是新加坡这次教育改革所追求的目标。

三、实施与发展

2005年新加坡教育部工作计划讨论会上,部长尚曼达发表了题为《追求质量:自下而上的创新,从上到下的支持》的讲话。目的就是要围绕“少教多学”采取一系列措施,力图将原有的以效率为驱动力的教育体制转变为注重质量和学习中的选择和机会的新型教育体制。在这一新型教育体制中,要增加更多的流动因素,譬如,使学校的课程和分流体制更具弹性,介绍一些发掘学生潜能的新途径等。所有这些,都在致力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兴趣和才能,让他们为自己的人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并非纯粹为了应付当前的考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新加坡政府追求的是让学生各尽其能,在本国的教育体制下都能实现才能发挥的最大化,而不仅仅是培养出少数的精英。

此次改革,要求必须认识到每所学校都各具特色,学生之间也是千差万别,“一刀切”的方法永远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学生。而学校和教师所处的位置十分有利于他们创新发展吸引学生的新方法。他们必须了解,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才是最有意义的,怎样才能使学生获益更多,以及怎样才能形成学生的人格力量。所以说,新的教学方法,适应学校特殊需要的新课程,以及给予学生的新的选择和机会,这一切的求质创新都是从基层开始的,是自下而上地自然生长,而非忽略学(引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研究院的Guy Claxton教授在2006年11月举行的英国专长学校联合会全国会议上发表的题为《深度学习:我们能够拓展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吗》的演讲。引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研究院的Guy Claxton教授在2006年11月举行的英国专长学校联合会全国会议上发表的题为《深度学习:我们能够拓展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吗》的演讲。)校实际与学生兴趣自上而下地强制推行。政府的角色,是要提供从上到下的全面支持。这其中包括两股关键的推动力:一是要为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机会。

为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少教多学”试图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感动学生的心灵并吸引他们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他们要使用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达到上述预期目标。为此,教师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发设计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去反思,去实践,进而和学生进行互动。鉴于以上原因,新加坡政府从以下四个方面给予教师和学校领导全方位的支持。

减少教学内容,使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有更大的自主性。从2005年起,新加坡政府开始通过缩减课程内容,给予教师相对更多的空闲时间来进行教学设计。削减从小学和中学的低年级开始逐步进行。首先,将中小学学校的课程时间削减10%-20%,削减的内容不会列入小学毕业会考和“O水平”(Ordinary Level)测试的范围。到2010年,中小学所有科目的内容都将被削减。当然,这是在保证学生能在中等教育结束后的生活学习中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能够达到国际标准为前提的。

目前,新加坡已经有许多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课程。例如,有的学校在内容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技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自己去发现知识,而且采用案例研究、电影剧本分析等方式进行开放式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应用所学的知识而非单纯地复述事实。通过这些过程,学生在使用技能的同时对知识有了更深层的理解。还有的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努力发掘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事物(机器人、演讲与戏剧等),促进学生社会性与身心的共同发展。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7期

少教多学创高效

——读《他们为新课程改革贡献了什么?》有感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曾提出一种伟大的教育理想:找到一种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哗、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和进步。

曾几何时,这也是我的理想,教师上课,只需要说几句话,告诉学生要做点什么,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干起来。而且,想象力惊人的丰富。师生之间说说笑笑的,转眼就是一节课。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作业也很满意。如果可以这样,那好了。可事实上,几年的美术教学实践证明,这并不是容易的事。要不就是担心学生听不懂讲多了,学生美术作业的时间不够;要不就是少讲了,学生有时不知所措,作业效果不好。新的美术课标提出:提倡师生互动,平等参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几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努力寻求一种新方法,以实现心中的教育理想。当我看到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做法后,深受启发和鼓舞。

江苏省洋思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多年来不断实施教学改革,摸索出“先学后讲、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和轰动全国的效应。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洋思中学教学模式仅仅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从根本上说其可贵之处在于贯穿始终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相信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可贵之处还表现在全校上下团结一致,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洋思中学的事实告诉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解决后进生的问题、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想:学习洋思经验切忌生搬硬套,切忌流于形式、走过场。这就需要我们一批教师深入学习和思考、探索与实践,形成一套与我校实情相符的教学模式。

结合东莞私立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美术学科的性质,我总结出的方法就是:少教多学创高效。也就是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在素质教育课程化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课堂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作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前的课堂上,教学的大权一直牢牢掌握在教师的手中。因此,教师少教,学生必然就少学,然而,如果教师把教的任务分一部分给学生,又会如何呢?结果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教师把教学的任务分出去了,也就轻松多了。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机会,也就积极多了。教师教少了,学生学多了,夸美纽斯的理想不就是这样吗?

当然,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困难。教师将部分的教学任务托付给学生,哪些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学,哪些知识应该掌握在老师的手中呢?正如我提出的观点一样:少教多学。是教少,不是不教。就像老师上课一样,不能不说话,也不能多说话,要少说,但要说到关键的地方去,激发起学生的思维,然后提供大量的时间、大量的机会让学生去思考、探索、表现。这样对教师的要求就高多了,但是从而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更关键的是,要实现少教多学,只有充分发动和依靠学生才能达到。但正如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的一样,发动学生?说难不难,说易不易。让整节课依靠学生进行?更是对教师能力的大测试了。在一段时间的尝试后,我的训练方法有了一定的效果,美术课堂作业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我还发现了一些美术小天才,为以后的美术参赛打下基础。

洋思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我们要联系自身的教学实际,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时刻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美的熏陶下快乐成长。

“少教多学”的手段与目的

 

少教多学这个现代教育理念,在外国教改实施多年以后,现在开始成为我国的时髦事儿。在落实于中小学教材与教法后,教师或者欣喜,或者茫然。这两种反应,前者未必全是为了可以大展身手,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后者却可以肯定是一些向来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在教学上倾囊相授的老师。

我曾经在一个教学研讨会上对一些校长说:十分努力、勤恳,早到迟回,对学生倾囊相授,很少或从来不请病假的老师,绝对不是好老师!这样的老师是在误人子弟,是在妨害社会的前进,因为他的教学结果是一代不如一代这几句话,有人说我耸人听闻,有人骂我侮辱了许多好老师,但我不是在瞎说。 
  教育的目的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对国家来说,人才须能在继往开来的建国任务上作出贡献。对家长来说,就是子女在接受教育后,能有更好的工作或创业能力。在我国,决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的是国家领导和教育领导机构的执行者,其次是家长。教师是工作者,学生是教师努力工作后的成品。在近现代,社会重视实用技术,于是工艺教育很吃香,有一技之长,就是人才,可以就业,也可以创业。但在21世纪这个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努力制作出来的成品,将摆在什么位置呢?

其一、教师教,学生学。学的再好、再精,学生掌握的必然打了个折扣。

其二、全球化意味着市场的一体化,想就业,必须和其他各国的人才竞争,本国的人才不能优于外国,就只好待业。想创业,但各方面又不如外国者,就只能等待时机了。

其三、这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无论是国家领导、专家学者或家长都想知道,现在学什么最能成才?最有出路?

真正的人才需具备三种条件:

一、自学能力强,最好是特强、超强。这样的青年,能够与时俱进,新的知识能够立刻掌握;新的技能能够最快学会。这种能力,主要由学校培养,家长也必须扮演一定的角色。

二、心理稳定性强,能处变不惊,接受一切挫折,适应任何变化。这是“EQ”加上美国儿童教育刚刚兴起的“DQ”。这方面的能力,要社会、学校和家长来共同培养。

三、有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学习上工作上捉襟见肘,生活上处事上没有底气。这方面的能力,学校和家长都是关键,学校的教材内容、教师的施教方式都起着决定作用。

所以,我所理解的少教多学是,学校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都必须落实到培养上述三大目标为重任。上周在《早报?言论》,王永炳博士提出的扩大知识面、明确爱憎观念、吸收文化价值观等,都是在体现这一教学目标过程中的教育内容,而不是教育的目的。

那么,教师应怎样改变自己与时俱进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只能说:一、教师的少教,是指教师不再以教一二三的知识或四五六的技术为任务。任何教材的实施,都只能是载体。教师重视的是教学过程,通过种种教材、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察、思考、记忆、创意思维、分析与综合力。教师必须自学各种新知识,而且确保不是略知一二。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介体,例如建立网站,提供诸多学习材料,或引导学生去发掘各种有用的学习资料;利用即时通讯系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即时和学生直接讨论问题,即时收发文件、图片。这样的老师当然不容易当。二、学生的多学,并不是读多多书、背多多教材。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学什么,要有所为而学、有目标而学。这种学习能力,也要老师来培养。

(2007年1月23日《联合早报》)

少教多学,让语文课堂实现双赢

——农民种水稻的启示

连平县大湖中学    曾衍华

以前农民插秧,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秧苗插得越密,就会收获越多,但最后还是事与愿违。后来有人把插秧改为抛秧,农民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苦,姿态优美地抛出秧苗,却带来了丰收。初看起来十分奇怪,“勤劳”没有得到相应报偿,“悠闲”反而享受着丰收的果实。细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贯注了人们的丰收意愿,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反之,小块状抛秧为秧苗分蘖增产提供了充足空间,保护了它的自然生长。

以插秧来类比语文教学,过去大部分老师做着类似插秧密植的事情,以为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好。北京外国语学院邓昌炎教授说过,“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决不是主角”。教师在课堂讲得过多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从而缺乏创造能力和实践本领,使他们不再想什么,也不去想什么,最后懒得想。反之,让学生在类似于“抛秧”的具有发展空间的学习环境中,尊重人的自然,发挥学生天性和学生潜能: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课堂心理时间短暂而愉快,课堂心理空间广阔而丰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讲。这样学生会快乐地多学,又能体现老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少教多学”的双赢,这也正符合语文新课程大纲的宗旨: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取讨论、自主合作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么,该如何去实现少教多学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少教多学的前提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传统的师本教育,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拥有教学的绝对权威。师本课堂是教师“一言堂”。教师死守“师道尊严”,要求学生对教师及教学的绝对服从,学生在教学中完全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虽然,我国教育改革进行了几十年,但是效果并不显著的原因就在于此。近年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提出“以生为本”,倡导把学习还给学生,就像邓小平把土地还给农民。在生本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先学后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只要学生能学会的,就让学生去学;只要学生能动手的,就让学生去动手;只要学生能思考的,就让学生去思考;只要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去讨论;只要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再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有的放矢点拔总结,让语文课教学成为师生共享的过程,让语文课堂实现多学少教的双赢。

二、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培养自学能力,向少教多学迈进第一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这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如布置预习课文时,笔者指导学生采取“分步预习法”,第一步:阅读课题,揣内容。通过默读课文的标题来揣摩一下本文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来印证自己的判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这一步的目的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二步:默读提示,明要求。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感悟作者怎样的感情等;认真阅读课前的提示及课文下的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这一步的目的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第三步:朗读课文,查字音。在前两步粗知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字典、词典,自己动手解决课文中不会读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以便第二天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既提高了学生掌握汉字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也有利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更便利了学生顺利地读懂课文。生字认识了,然后就朗读课文,“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好处。第四步:精读课文、理思路。在前面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精读课文,让学生在预习后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掌握文章的美之处,例如:学生在预习《囚绿记》一文中,我在课堂上检查这一环预习情况时,很多学生都能理出作者行文的思路:赏绿→囚绿→释绿→念绿,虽然学生的表述的不够全面,但多数都能把握要点,能悟出作者的思路。第五步:再读课文质疑难。俗话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解决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也就是弄明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更好。

三、挖掘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让少教多学顺利起航

首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关键。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整合教材资源,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笔者在教《捕蛇者说》时就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蒋氏祖、父死于蛇,本人也险些丧身,为什么还说‘专其利’呢?”;在授《孔乙已》时引出问题“孔乙己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一个人活在世上连名字都没有?”;在《藤野先生》中“从东京到仙台所经地方很多,鲁迅只记住了日暮里和水户,记住水户的原因可参见课本注释,记住日暮里原因何在?谁能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说明?”这些问题如投石激浪,不仅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课堂上采用讨论、辩论、竞赛、抢答等教学活动,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人人参与,热闹非凡,兴趣盎然,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了潜能。   

其次,设计语文交流的情境活动,感悟作者或课文人物最真实的情感,从而领悟创作来源于生活,老师如何创设情境活动?除上面的辩论、竞赛、抢答等方式外,还可以适当把课文搬上“舞台”,让学生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角色的理解、参与、调动来领悟生活的内涵。在上《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笔者让男女学生分别扮演菲利普夫妇、于勒、姐姐、姐夫、约瑟夫等角色,在课堂上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生动的表演”,让学生在体验调动中领悟到: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故乡》里,“少年闰土”,“少年我”在“舞台”中“活泼健康地交谈着,机智敏捷地捉“小鸟”,手拉手伤感地分别;“木偶的中年闰土”在分别二十年后与“中年的我”相聚后机械的、麻木的、呆板的神态、动作、语言,在角色扮演的对比中,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作者对旧社会的控诉,对人民的热爱,对等级观念束缚的批判,从而让学生受到憎恨旧社会、热爱新社会的教育。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研究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参与评价,让合理的教学评价发挥其激励和引领的作用。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做到培优帮差,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

就这样,学生在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充分体现。

四、课后布置阅读写作任务,使少教多学延伸到课外

布置课外阅读写作任务,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生活,扩大阅读量,让学生感受课外的另一份天地,把自己的情感渲泄在自己的笔下:可让学生阅读更多的中外名著,写周记或把有意思的事写下来,提供一些适合初中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如《读者》、《世界博览》等;提倡学生建立摘抄本,摘录课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外知识,摘抄所读课外读物的佳作佳句,教师定期让学生在课外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老师对这些课后作业别忘了赞扬,培养他们更大的自信心。这样,学生们多了发现的空间,多了自主的权利。课后作业在他们眼里是浩瀚的大海,蕴藏着无穷的乐趣,使自主学习的快乐永无止境。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因此,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教,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专家言论】

按:2011年11月5-6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负责人国家级培训会”。本课题专家成员到会参加培训。会议期间,专家成员举行座谈会,畅谈对“少教多学”课题研究的认识和展望。现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出文字稿,供大家参考。

景  民(甘肃省教育培训中心)

“少教多学”在国际上首先是新加坡提出来的,但是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地方,也就是基层学校里已经开始在做,当然谈不到很系统的实验或者说是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从大的方面来说,从国家整个教育目标来说,是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学生为本,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就已经提出来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少教多学”的内涵和核心意义是以学习者为根本,为中心,为主体。再者就是“少教多学”符合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我们现在最高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能够办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什么是高质量啊,就是学生要高质量,我们的教学质量要高质量,这个高质量包括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我们“少教多学”课题也是符合了这样一个目标来做一些研究。第三就是教育的改革发展,更要求教师有更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的能力。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少教多学这样一些方式来实现。因此,课题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这个课题实际上是一个行动研究。首先行动研究重在行动,就是说这个课题是通过实践来做的, 而不是说有一个现成的设想,放之四海而皆准,不是这样的。在实践当中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这种实践过程能把问题解决,行动探究注重的是研究的过程,最后要得出一个研究的新概念,新理论,我觉得应该在这个方面下功夫。“少教多学”从总的理念上来说它是适应了国家教育的目标和需要,也适应了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一种需要,我们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是能够激发广大一线老师行动起来,自己去探索。第二就是通过他们的研究和研究过程中的反思,能够总结出一些教学当中有效的方法。这个“有效”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有好处。通过少教,让学生多学,但是怎么来少教,在哪些地方少教,少教到什么程度,多学到什么程度,各有各的方式、方法,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总结一些经验。第三,就是在研究当中要组织培训和研讨活动,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种交流、研讨的过程。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能设置这样一个平台,能够让老师相互交流,相互取经,获得一些有效的方式。所以,课题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实践、改进、再实践的递进过程。

我们这个课题申报的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课题,我作为主持人是通过省里把这个课题报到教育科学规划办的,但是课题组的核心研究成员是来自于全国各地,有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专家,还有江苏、陕西、山东、内蒙古、河南等地的老师。所以,我们这个课题没有地域限制,可以在全国推开。还有,我们提出的“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策略和方法研究,不仅有中学,还有小学。我们设想,让语文以外的学科也有所发展,现在学科的综合性增强了,所以这个课题是一个很长效的课题,也会有好的结果。

赵  明(陕西省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少教多学”是一个涉及到教学论深层次理念和策略的大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地去思考和研究。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运用“少教多学”的理念和策略,解决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一  “少教多学”的针对性

经历了十年的课程改革,我们惊讶地发现,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学校、大多数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想象的那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体而言,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是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其具体表现是:管理控制太多,激发兴趣太少;规定学习太多,自主学习太少;死记硬背太多,灵活运用太少;书本知识太多,实践体验太少。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准确,老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学习方式没有多大改变,应试压力使语文教学脱离了正确轨道。东方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沿袭着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老师的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牺牲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为代价的老路。课堂上“多教少学”、“满堂灌”的现象普遍存在。“少教多学”正是针对着课堂教学的这个痼疾而提出来的。“少教多学”虽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但至少是一种清醒剂,并且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些希望,找到一条出路。

二 “少教多学”与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一致性

在国际上,“少教多学”以新加坡叫得最响亮。总理李显龙首倡,教育部负责全国推行,成为新加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和政府行为,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我们把它引进到国内来,难说不是一种“出口转内销”。因为,“少教多学”与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与课程改革的节能理念也是一致的,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这种“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的达成是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的结果,其实质则是学生的多学,自主地、主动地学。叶圣陶先生还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最大之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而这种“自能”式的学习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多学”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教学状态的下的教师,自然不能“多教”,不能霸占课堂,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无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正是“少教多学”所追求的。或者说,《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只有通过“少教多学”才能够实现。       

三 “少教多学”是解放学生学习“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完成这个任务的唯一途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带着好奇心,挣大好奇的眼睛,去发现一个个未知的世界;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自主地、主动地去吸收,去发现,去探索;是从熟能生巧到举一反三,再到无师自通,乃至融会贯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懂得做事与做人的道理。我们说要培养学生的这个能力,那个能力,归根结底,学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培养其他能力的前提。因为,所有能力的形成,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会学习的人才能学会并掌握做人的能力、做事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

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得让学生学,并且要多学。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条件,给学生更多的尊重与关怀,给学生充分的发现和质疑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更广阔的实践和展示的舞台,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和限制,真正实行“以学生为主体”,解放学生的学习“生产力”。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最简单、最朴素、最实用的做法就是从“少教多学”做起,让学生行动起来,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去实现自己的美丽梦想。倘若教师以教为主,只顾自己多教,势必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销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被动学习,且学习方式不科学,那就不仅学不到有用的知识,而且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精神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四  “少教多学”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发展观

“少教多学”的“少”与“多”是个相对的概念,并无确切的划分。教到什么程度就算“少”?学到什么程度就算“多”?甚至有人要用时间去计算,那只能说明他并没有领悟“少教多学”的精神实质,或者只使用一个伪命题来表示对新事物的不满。因此,应该对“少教多学”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和科学的定位。“少教多学”不是一个刻板的、凝固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教学思想;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方法,而是一种行为规范,甚至是一个行为警示。少教,不是数量的减少,而是教得更好,教得更精,教得更加有效。多学,不是数量增加,而是学得更主动,学得更科学,学得更有用。任何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在转化为教学行为时,都必须本土化、本校化、个性化。没有这个“化”,再好的“经”都会被念歪。我们研究“少教多学”,不是要创造出一个“教学模式”供大家去使用,而是希望所有参与这一研究活动的学校、教师,能从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灵活地、恰当地处理“少教”与“多学”的关系,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教风和学风,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促进课程改革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深入发展。

五  对“少教多学”课题组的寄语

现在,“‘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研究”已经被国家批准立项为“十二五”规划课题,这是一个很难得机会,是相当不容易的。我们要珍惜这样一个机会,要好好地利用这个平台,来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为学生的发展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我相信,在全国教规办的领导下,在省、市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下,我们这个课题是可以搞好的,是很有前途的。

朱芒芒(江苏省教研室)

1、少教多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转变

众所周知,我们的教学实践是由教与学的两种活动构成的,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就无所谓教学了。然而教育学在理性思维上是可分的,实践中的教学活动,必须从教与学的两个方面来认识和研究,教学是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怎么教的问题。而学习是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怎么学的问题。在对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独立研究的同时,对这两种理论互相渗透的关注,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这种潮流代表一种新的地平线的出现,预示着教育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变期。教育学的理论渗透、结果,转化成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和行动。首先,这种新的教学理论和行动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再认识。教与学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以学定教”。我们在课堂上,关注点在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我们要关注学生容易理解和误解的知识,这是我们要关注的;第二我们要关注上课的来龙去脉,教学内容从何处来,教学内容的本身是什么,教学内容到何处去,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有什么用。第三个方面,我们应该关注教学策略的应用。这里面,大家比较熟悉的中国古代的习德的文化,“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还有我们中国传统的反思文化,“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还有我们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以及矫正,这是对课堂教学的再认识。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这种现状;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乐于接受,勤于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课程纲要里面还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广大的教师和学校,在学习方式的实践层面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2、阅读教学的两个转向

就阅读教学来说,这种积极的探索在阅读教学出现了两种转向,第一个转向就是从关注教学方法到关注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正确,何以有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学生是否有所得,有所收获。第二个转向就是从关注教的活动转向关注学的活动,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对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流程也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教学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下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流程中,学生学的活动应该得到比较充分的展开,应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学生学习的经验,应该得到一个有效的、充分的交流,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所收获

3、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

“少教多学”这个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它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当前国内的一些专家把教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四个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问题,教学中如何掌握知识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问题,教学中知识和情感的问题,还有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问题,这四个问题可以说是教学中间的四个原发性的问题。在“少教多学”这个课题的研究中,我们直接指向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问题,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体现了研究者对语文教学的研究的一种终极的追求。它的研究价值在于,将对教学原发性的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角,补充新的理论依据,提供实践层面的鲜活的经验。这是我们对这个课题研究价值的认识。

4、课题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如何做好课题研究,也是我们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在“少教多学”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因该遵循这几个基本原则:第一,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因该能够提出有意义,并能通过实证研究来证实的问题。第二,要把实践研究和相关的理论互相结合起来。第三,要讲求研究的方法,要进行有条理的、明确的逻辑推理,形成一种合理的逻辑关系。最后,我们要在课题研究中重视重复的验证和研究推广工作。我相信通过少教多学课题的研究,能够把我们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5、课题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少教多学”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把这种研究变成一种模式化、僵化的东西。“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的呈现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这种丰富多元的方式源自于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不同的,面对的学习内容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应该让一线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个性的创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去发挥他们的个性,体现他们的个性,这样的结果就会形成一种多元的呈现方式。如果一种课堂教学研究成为一种模式,成为一种僵化的东西,那它也将走向终结,这不是我们期望的。我们希望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和教研员,在各自的领域和岗位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统一的课题规划上发挥我们各自的聪明才智,不断地从多方面、多角度来丰富和完善课题研究,充实课题研究的内容,完善课题研究的理论体系。

在“少教多学”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不断地举办各种类型的研究活动,比如说,通过展示课、研究课进行个案的分析研究。个案研究被证明是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行动研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动态过程中的研究,我们可以不断地探索。而且通过这种展示课和研究课,让老师来展示他们教学的才能,让更多的老师不断地总结在课题探究中深层的新的经验,而这种深层的新的经验,通过这种一种积累,最终将会成为我们课题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在课堂实践操作层面中,会出现一些新的深层次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重点提出解决的对策。所以我认为我们参与课题研究的一线老师是大有英雄用武之地,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可以不断地使我们老师的素质得到提高!

6、课题研究的导向和主体

“少教多学”课题组集中了国内多层次的研究人员和老师参与,有来自华东、华北、东北、西南、华南等地区的教研人员作为研究的主体,同时我们还 集中这几个地区的一线教师, 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将他们的实践探索经验上升为理论。研究的过程也是对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的过程,因为我们这种研究是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的一种结合,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要解决或者回答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课堂教学如何处理好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这一对关系;如何在课堂上体现教师有效的教学引导、组织和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如何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如何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必将促使学生的学生活动转变成有效的、积极的、让学生有所得的一种活动,获得比较高的教学质量。

7、对课题组的愿望

“少教多学”这个课题已经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这对课题研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给课题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我们研究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应该在国家规划课题这个高端平台上充分地开展研究工作,认真实施课题方案,整合多方面的力量,来把这个课题踏踏实实的做好。我认为,这个课题的研究,能够对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教学层面都作出一种新的探索,对我们语文老师在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认真的总结、梳理,对我们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进行不断的补充、论证和完善。同时,从实践层面上能推动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更好、更高的质量。从这两个方面说,这个课题都是有广泛的前程,具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胡廑(浙江省教研室)

一、以学定教的原则

“少教多学”要以学定教,把学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更加重视学的内容,这样自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长期以来,教师凭着教材、教参备课,写出教案,然后按照教案上课。写教案时虽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整个过程还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确定目标,根据知识、能力和审美内容的要求实施教学。教师控制着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控制着话语权,学生被动地跟着走。教师误以为自己教得多学生就学得多,导致满堂灌。

而少教多学则相反,它是学生学习的依据,重心却完全转到学生这一边。它改变了教学流程,教学的起点到终点的顺序不是从教师到学生,而是双向乃至多向的,既可以由教师设定目标,确定知识、能力和审美要求,然后转向学生,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自主学习,或者学生和老师共同确定,互相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及时调整内容和策略。这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模式,课堂上不仅仅凭借教案上课,还可以由学生凭借学案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促使教学理念的变革,因此在实践中研究它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有效教学的三种类型

“少教多学”要求“少教”,那么就应该教得更加有效。怎么样教学更加精要有效呢?

社会生活和思维的复杂性决定了语言文本的复杂性,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复杂的文本都教给学生,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类型学习。教的内容要符合文本的类型特征。必须这种类型特征的把握应该从把握世界的两种对立的方式入手,一种是审美的方式,探究形象美、形式美和情感美;一种是理性的方式,以和谐、秩序、简洁、统一的美学观思考与表达。

它们所追求的目标不一样,前者求异,研究与追求形象世界的美,表达的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它用艺术形象,把历史与当下的内心情感统一起来,引起共鸣,激发人们的美感,以艺术的方法表达情感的奥秘与价值。而后者求同,追求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概念世界,用概念的逻辑体系来表述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科学条理严谨,规则明确。

它们的认知过程也有不相同之处,前者强调主观感受,借助想象、联想和激情展现个人的才华与魅力,在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领悟中提升自己;后者靠理智,经过推理论证的过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根据它们不同的特征,教学相应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的类型:

1.以丰富个体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世界、探求形象美为主要目的教学。这类教学是根据文学作品的阅读特征来设计的,关注学生的体验感受,引导学生捕捉内心被促动的敏感之处。

2.以概念知识的认知和运用为目的的教学。学科如果没有概念知识就不是学科,新课改以来有一个误解:语文要有人文性就要消解知识,不再系统教学知识。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3.以“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教学。其实“探究”的方式在前两种学案里面都存在,为了引起重视才把它单独归类。无论是知识的最初产生,还是知识的“再生产”和传播,均需通过探究而进行。只有当人们在已经产生的知识中寻求安逸、不思创造的时候,才会把知识从我们的复杂经验世界、社会生活中简单化地剥离出来。

实际教学中知识与探究分离,沦为传递、接受、占有的对象,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会反过来限制人的理智的探究能力的发展,还会最终使知识本身僵化、腐蚀与死亡。知识变成了“传输物”,它的创造功能被人为剥夺。

三、“少教多学”要坚持“四不教” 

“少教多学”要通过教师自己的“不教”,给学生增加更多的自主思考、实践、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驰骋,体验生命顿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遵守以下原则:

1.味同嚼蜡的内容不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此,教师也是这样。这是我们课堂学习的出发点,也是探索前行的不竭动力。当我们自己觉得这些内容无色无味,让人昏昏欲睡时,就不要讲给学生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此时我们的讲解一定是照本宣科的,而不是声情并茂、眉飞色舞的。要想吸引学生,我们必须对手中的内容进行包装处理,整合、增删……如烹饪一样,色香味俱全时,学生才可能垂涎欲滴、眼前一亮,从而实现真正的主体能动,主观参与。

2.学生自己跳一跳就能得到的不教。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要善于让学生掌握划船的本领,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学海”前从容面对。这就要求教师能甄别教材中的重难点,有针对性、有侧重地讲解,同时善于为学生留足空间,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与习惯。

3.不能举一反三、启发思考的不教。课堂永远应是智慧之花绽放的地方。思维流淌的课堂才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课堂。因此,教师的讲就应服务于学生的学,要善于诱思,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并进行质疑。

4.未经慎思的不讲。昨天讲过的今天还能讲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是你经过了认真的思索。内容是否还能增添一些新鲜的元素,形式是否符合今天的孩子,细节是否可以更加趋于完美……我想,只要你用心思考了,即使所讲的内容“涛声依旧”,也无须指责。事实上,一切都在改变,当我们用心思考时,总会有更多、更新的内容在我们脑中闪现,也一定会有更精、更巧的设计在我们心中浮现。

总之,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讲”,让学生在有温度、广度、深度的课堂的浸染中日渐茁壮,让学生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田万隆(内蒙古自治区教研室)

“少教多学”这样一个课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今天大家才认识到的一个问题。所谓“少教多学”是我们多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内很多领导、专家、老师们在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之后有一种不约而同的观点,大家都把这个问题聚焦在这里了。因此,我感觉“少教多学”,言简意赅,非常明白而且非常通俗,大家都能懂。但是它却说出了在教育领域里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里一个关于学习的真谛或者叫做本质。我们搞教育的,教与学这是一对矛盾,而这两者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孔夫子时代就开始研究了,孔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这就是讲学习的。我们现在讲学习是一个词,在古汉语里这是两个词,两个概念,学就是教学,习就是一种自我学习方式,大家注意“习”的繁体字是一个“羽”下面一个“白”,指的就是小鸟开始学习飞翔,它的双翅在不断地震动,这才是“习”的本意。孔子讲“学而时习之”,学要有习这个环节来构成,没有习这个环节学习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一个片面的理解。因此今天我们研究少教多学这个课题,一定要从本质意义上搞清楚。

课程改革到今天已经实行了十年,我们不约而同的将目光停留在这个教学问题上,或者说我们现在提得比较热的,一个是高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一个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这些谈的都是教育的本质,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但是,怎么样达到这个目的,方法不一样,途径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近年来,有很多教学模式不断被大家认可和热衷,比如说精讲多练、学案教学,还有现在做得比较好的学校,像洋思中学、杜郎口学校,其实大家叫法不一样,而相通的地方就是“少教多学。”因此这个课题,或者说一个问题也好,绝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也绝不是偶然出现的,不是哪个人一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经过教学实践研究之后,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应该在这里面做一些文章。

少教多学,少,少到什么程度;多,多到什么程度。现在有一些学校就规定:一节课,讲不能超过10分钟,或者不能超过15分钟;规定死学生要有多长时间的练习时间。我觉得似乎也不用规定得那么死。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但是少教多学这个理念是对的,因为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就叫自主学习,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数据调查我们发现,学习者自我参与度的高低是决定他学习成果或者学习质量的根本原因。不管讲多讲少、学多学少,都要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问题。

语文学科有它自有的规律,在教和学这个问题上历来就意见杂陈。既然语文学科有自己的规律,我们就应该很好地去研究,语文课的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怎么样提高学习效率,以往大家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这个现象的确存在,尽管经过几十年大家的共同努力,有所好转,但我认为没有根本的转变,语文学习占用了我们学生很多的精力,但是一直是收效不明显。这个问题也让我们很伤脑筋。我觉得,第一语文课水分很大,这45分钟时间里,真正的有效学习时间,到底有多少,是不是需要把一片文章从头到尾掰开揉碎了从作品的背景到作者到分析到提炼中心、写作特色都要面面俱到呢,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哪些是重复的,我们应该很好算这个账。所以,少教多学看似简单,对于老师来讲,我给你规定45分钟,你只许讲10分钟或者15分钟,不是这个问题,关键你在单位时间里需要讲什么,哪些是不需要你讲的,哪些是非你讲不可的,所以作为一个课题,下一步我们也打算在这方面进行一些研究和探索,从语文教学规律的角度,从学习规律的角度要很好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研究这个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希望有更多的同仁都来关注这个课题,大家都来献计献策,争取在这方面能够有所贡献,有所突破,为我们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做一些贡献。

王来平(陕西省教科所)

课程改革已经历时十年了,发展至今还有和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没有处理好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接受当前知识这一对矛盾。“少教多学”课题的提出是有它的历史背景的。从古至今我们都在思考老师如何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的问题。叶老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要解决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问题。当前,我们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不会学习,这是我们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少教多学”不光是解决学生的终身发展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不会学习的一个问题。“少教多学”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同时也是教学的一个最高境界、最终的目标。所以,“少教多学”课题的提出的背景以及以后推广的价值,都是很有意义的。

我觉得“少教多学”是知识经济时代即将迎来的世界范围内的变革中对我们教育提出的比较深的一个变革。“少教”不是不教,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解决好教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学生最需要解决的东西,这是最根本的。你教了这么一点点东西,学生掌握了,学到了这些东西,真正理会了,这就能够达到对学生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效应。所以“少教”不是不教,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产生最大的效益的问题。

老师在教学当中,如何做到少教多学。首先,老师要知道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老师要能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他们心理、生理各个方面,他所处的阶段应该需要的东西。第二,老师要解决自身专业发展的问题,只有老师有一缸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在自己的专业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素养,这样才能实现“少教多学”。当然,这里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生所需要的东西衔接好。这是在教学方法中我们应该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的老师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张伟忠(山东省教研室)

“少教多学”首先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变化。它标志着我们传统教学思想的转移,就是从原先的以教为主,转向新课改以后的以学为主。这样,语文教学的重心就发生重大转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少教多学”这个概念的提出,或者说这一课题的提出,应该说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革命。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少教多学”首先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它意味着老师的教要教在点子上面,要教在学生似懂非懂的地方,也就是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的知识要做到精要、好懂,有用。这不是说老师就放弃了自己的责任,这样理解是一种误会。从教的时机选择来看,老师应该把课堂更多的时间、空间交给学生,只是在学生最困惑、最需要的时候,给学生以点拨和帮助。那么对于“少教多学”的“少”与“多”,要辩证的对待,不能说教五分钟就是少,教十分钟就是多,不能按照时间来看待少和多。如果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完全不懂或者是一片空白,那么老师在讲的时候还应该讲一些,因为这时候老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那么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没有矛盾和冲突。有些东西学生了解了,或者说有了一定的积累,老师还在喋喋不休地教,去占用学生的时间,这就违背了“少教多学”的精神。另外,从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很多学校的教学实验,不同程度上都暗合了“少教多学”的规律。我们现在的“少教多学”就是把这种规律提炼出来,明确出来,使广大的教师和学校从原来自发的状态转为一种自觉地状态。我觉得这个课题实践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有效教学、高效教学这个角度来说,那么“少教多学”也是一种必要的手段。

孙 雷(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1、什么是少教多学

人类的某些自然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比如语言能力,汉语中的爸爸、妈妈,英语中的fathermother,日语中的ちち(qi qi)、はは(ha ha),这些单词的发音都非常接近,说明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天生丽质的。同样人类的学习能力、模仿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如果没有后天教育,那么仲永就会从指物作诗立就这样一个神童,很快退化成“泯然众人矣!”但是如果进行过度地开发和机械教育,那么仲永同样也会像卖油翁一样,葫芦沥油,“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因此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我们认为“少教多学”让学生达到无师自通的一种水平,是一种积极的教学策略,少教的目的是为了多学,多学的过程是少教,我们探索减少教育环节,减少繁杂的过程,从而能够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这样一种目的。

但是“少教”并不是不教,而是更高质量、更高技术含量的少教,是给学生开发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促使学生在这样的空间中掌握更开放、更自主、更科学的学习方式。

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就应该把基础知识夯得更实,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天空,更辽阔的海水。那么鱼儿才能真正地畅游,鸟儿才能真正地自由翱翔。

2、少教多学的教学目的

不可否认,应试教育、应试学习都是摧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一种不好的现象。但是现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又容忍这种过程产生,我们没有办法避免,只能通过我们教师的努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特别是在考试的环节上,要进行一些创新、改革,给学生能力的开发和学习精神的发扬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这样才能比较有效地在“少教多学”的策略中,消除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现象。

3、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国家领导人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人士,包括学生家长很关心、很重视的一个问题。这是一种矛盾,如果变动过大,可能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特别是学生家长的担忧,这样会不会使学生在起跑线上有输掉的可能?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少教多学”这种教学策略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开发,能给学生更宽阔的空间。教师的少教实际上是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和更好的方法、策略。

“少教多学”这种教学思想或者教学策略,在中国教育的发展中,应该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也是种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策略的实施中,我们的学生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孙廷锋(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云南实验学校)

一 什么是“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理念,说古老,是因为早在1632年,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的开篇就把“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理想提出来了,“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少教多学”又是一个新鲜的词,因为直到近年,随着对新加坡教育改革的评介的深入,“少教多学”这个概念才逐渐引起我们的关注。

需要说明的是,“少教多学”的理念是夸美纽斯明确提出来的,但是,类似的观点却是古已有之,不论是中国春秋时期孔子的“举一反三”、“温故知新”,还是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体现了与“少教多学”思想的一致性。而中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则很好地诠释了“少教多学”的理念。

“少教多学”是一个理念,一种策略,一种思想,不是模式。把“少教多学”看做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或者视为教学思想,其内涵应该包含四个层面。

第一,作为教学论发展史上的一个教学理念,是由夸美纽斯提出来,这是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作为教育改革指导思想的“少教多学”理念,是在近年评介新加坡教育改革的同时被引进的。2004年,为解决新加坡教育的弊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效果不高,时代所呼唤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当薄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提出“少教多学(Teach Less, Learn More)”的主张,强调减少教学内容的数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质量,培养学生知识建构的能力。从而掀起了一场以“少教多学”理念引领的教育整体改革。2005年,教育部长尚曼达发表了《追求质量:自下而上的创新,从上到下的支持》的讲话,并围绕“少教多学”理念的落实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建立起注重质量、学习中的选择和机会的新型教育体制,留出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这样为终身发展奠基。2006年,为了让教育工作者有所依循,教育部在又开发了投入型学习框架“PETALS”。新加坡教育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效,使人们发现并认可“少教多学”理念的重要价值。

第三个层面:学科教学层面的“少教多学”。

今天我们研究的这个“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研究”,就属于这个层面。就这个层面而言,就是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以科学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确定通过教哪些最基本的东西,让学生“学会”,并具备一定的能力,即“会学”,比如能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具有高成就动机和高自我效能感、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等,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学习语文打下基础。

第四个层面应该是具体的课堂教学层面的“少教多学”。

“课改”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是“改课”,课堂教学改革层面的“少教多学”,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将是一个通过优化教学生态环境,创建师生共学、和谐发展的学习共同体,着眼实效,讲求长效,追求高效的过程。这既是对教学本真的一种理性回归,对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响应,也是对现行教育中忽视学生主体,扼杀学生灵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彻底颠覆。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从头讲到尾,就是我们通俗说的“满堂灌”,“满堂灌”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就是“堂堂灌”,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很可能都是由老师来组织,讲到底。不论老师讲得是否精彩,学生的学习都是被动的,毫无个性可言。

上述四个层面相互联系,第一个层面描述的是一种人类教学的理想境界。第二个层面即教育整体改革中的“少教多学”的成功,依赖于第三个层面即具体学科中“少教多学”实施的成功。而最后,必然是以具体的课堂教学为依托来实现的。反过来,没有教育整体改革的少教多学背景,某一学科的“少教”会因受其他学科的“多教”的挤压而难以实现“多学”的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某一学科“少教”的课会变质为学生为完成其他学科因“多教”而带来的课业负担的作业课。因此,严格地讲,第一个层面即少教多学的教学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后面三个层面的少教多学的全面实施。

二“少教多学”的核心

“少教多学”的核心,最根本的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通过发展学生也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少教多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教”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促进学生更快、更好提升语文能力和素养。而要通过“少教”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多学”,就要求教师有“专家型教师”品质,就是说教师要拥有专业的知识、高效率的工作、创造性的洞察力,并通过反省式思维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因此,“少教多学”的核心就是提质增效,就是教学相长。通过这个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贯彻,让师生双方都获得一个很好的提升,课堂成为师生共学、共同成长的一个平台,也就实现了我们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

三“少教多学”的影响

“少教多学”的作为一种主张,流行的时间还不是很久远,但是,“少教多学”的实践却伴随人类教学活动的发展历程。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只是以往我们没有从这个角度去发现探究而已。

当前,说“少教多学”是一场来自教育体制方面的改革,还为时过早。首先我们现在是研究的初始阶段;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实践的领域还仅限于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学科;第三就是大规模的实践尚未展开;第四,其它学科的实践与研究还未开始。但是,随着我们语文学科率先发起了这场教学改革,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教学革命,随着影响的深入,最终引发一场从观念到实践的教育体制的变革,也是可以预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少教多学”作为一种古老的理念,却蕴藏着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先进的精神元素,我们有理由相信,用“少教多学”来指导中小学教育的整体改革是完全可以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办公室:02552728815 教务处:02552728116 德育处:02552728113 总务处:02552728112 教科室:02552728115

Copyright © 2018 www.njljgz.cn All Right Reaserved. 半岛平台登录官网网址 拥有所有版权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诚信大道188号  025-52728815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