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汪成林老师《故都的秋》有感
发布时间:2022/12/9 10:05:41 作者:蒋根花 浏览量:729次
观汪成林老师《故都的秋》有感
半岛平台登录官网网址 朱凯
本周,我很荣幸听到汪成林老师的《故都的秋》一课。《故都的秋》一文选自部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为“自然情怀”。作者郁达夫通过细腻地景物描写,写出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
总体而言,汪成林老师的这节课,是具有深度、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课堂,是学生获得高度成就感的课堂。纵观整个课堂流程,我认为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一、读文识人,学生乐于想象
汪老师在课堂之中展示了一段郁达夫的文字,这段文字与汪老师的家乡有关,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汪老师透过文字让学生想象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启发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作者有了初步感知,为课堂教学开了一个好头,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二、互动分析,学生乐于思考
汪老师课前通过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景物及其特点,在课堂上,汪老师通过PPT展示了两位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有无不当之处,在和学生的互动中,充分体现了“双主课堂”的风格,即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汪老师的不断引导和鼓励下,能够主动学习,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任务导向,学生乐于深究
汪老师在本节课设置了三个任务,分别为“听诵读,感秋味”“观概括,辨秋味”和“品秋味,知达夫”。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走进文本,整个环节环环相扣,整体性强,充分将课堂交由学生。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显著提升。
如果说非要提一点意见的话,我有两点不成熟的小想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一、朗读多指导,效果会更佳。
当学生读完文章之后,缺少同学和教师的评价,如果老师能给予学生多一点指导效果会更好。
二、景物多探究,画面更悲凉。
对景物的特点再多加分析,引导学生用想象文本描绘的画面,那么学生更能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也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总的来说, 整节课注意画面美的展示和语言美的锤炼,把多媒体直观教学和个人的教学素养相结合,呈现一节教师循循善诱,学生能力提升,课堂生机勃勃,课件恰到好处,课本解读深入的好课。
上一篇:《故都的秋》评课
下一篇:评陈秀等老师的《我与地坛》